2018-07-30 15:20:00
7223
應急通信—是在保障戰備、搶險救災、出現恐怖事件和通信網故障等突發時間后,能臨時、機動地提供應急服務的通信方式。
應急通信首先要保障指揮通信,通常以無線方式為主,要求能夠快速部署通信網絡,提供通信保障。應急通信的手段主要包括以下:
1、現網設備潛力挖掘
在應急情況下,往往出現局部地區、集中時段突發話務量大的情況,對現有設備最大程度地利用是關鍵。
(1)GSM無線開通半速率:在損失一部分語音質量的情況下能最大數量地接納用戶;
(2)3G無線設備啟用多載頻:大部分廠家設備現在一塊單板都可以實現多載波,只是因為采購的問題實際開通時只開啟了單載波,緊急情況下可以全部打開;
(3)擴容所有硬件能力,提升設備處理能力:利用備件、調撥等方式將現有硬件的平臺的處理能力擴容至最大(包括互聯網、承載網、本地交換機、長途交換機、關口局、無線設備等等);
(4)關閉所有軟件license限制,或者臨時擴容license:對于用戶數、CE、碼字等的最大處理限制應該取消。為了保障有手機的人可以打出電話,可以考慮關閉營帳系統對用戶余額的校驗,甚至可以考慮關閉移動網絡的用戶鑒權;
(5)限制措施:為了保障正常的通信,對于無線網來說2G網絡可以考慮關閉數據網的功能將全部信道分配給語音,3G網絡可以把用戶的速率全部降到512Kb/s 以內,這樣可以盡量提高網絡的使用效率而不是感知。另外,對于設備極限處理能力的保護也極為重要,不能出現設備因為過負荷導致的癱機。
2、海事衛星
海事衛星(Inmarsat)作為衛星通信系統的一種,以其便捷、可靠、不受當地地面條件、全球覆蓋、全天候、便攜、移動等特點,在受災地區成為了主要通信手段,在抗震救災的指揮聯絡、新聞信息的傳遞等領域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海事衛星使用的L頻段為俗稱的黃金頻段,雖然它的通信費用昂貴,在移動衛星通信中有著不可替代性,但對于經濟飛速發展的中國已經不是問題了。在突發事件應用中,能夠保持行進中的視頻圖像、數據通信和語音通信可以大大提升救災效果。
3、應急通信車
應急通信車主要是在應急車內加載2G/3G及天線設備,用于人民群眾因重大活動廣泛聚集(如奧運會、大型戶外晚會等)或突發事件造成某地域通信中斷(如某地區移動天線塔臺損壞)的應急通信。
應急通信車通常的傳輸方式有三種,分別是光傳輸、微波傳輸和衛星傳輸。
應急通信車內的通信設備通常有:幾套RNC(BSC)和Node-B(BTS)設備、附屬的傳輸設備、電力保障設備及可以升降的天饋系統。
應急通信車通常可以滿足各省重要會議會展及各種節慶等通信保障、自然災害、處突維穩、戰時戰備保障。
4、超短波無線電臺
超短波電臺(無線電臺)使用的頻率范圍較廣,涉及150 MHz、200 MHz、350 MHz、400MHz等多個頻段。由于公眾通信網絡極其復雜,在災害面前往往顯得比較脆弱,超短波無線電通信方式語音清晰,抗干擾能力強,電臺體積小巧便于攜帶,移動通信能力較強,不依賴有線和光纖特別適合于救災及突發事件現場使用。
超短波通信特點基本為“視距傳輸”,只有一定的繞射和反射能力,因而如果需要覆蓋的區域較大,可以適當選擇無線電中繼站作技術支撐,通常需要選擇高山高樓等制高點作“無線電接力轉發”。
平時維護好無線電應急救災超短波中繼臺,在保障大災時有可能會成為最重要的通信手段
福建北峰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堅持專注于無線通信領域的研究與探索,率先發展dPMR、DMR、PDT數字集群通信、Mesh寬帶自組網技術,并結合公眾移動網絡通信技術。北峰致力于從模擬到數字,從專網到公網的融合,從民用、商用到公共安全領域(警察、軍隊、消防、救援等)的系列通訊設備與解決方案,擁有近百項專利技術,是國內少數掌握自主研發專利技術的科技企業之一,公司也因此獲得了高新技術企業、福建省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等資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