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16 09:20:21
5649
VHF(甚高頻)和UHF(超高頻)電波以直線傳播,繞射能力弱,不能像短波那樣通過電離層反射,但是由于頻率高(幾十兆到幾百兆),輻射能力強,適合本地通信。VHF/UHF通信是業余電臺通信良好的入門途徑之一,通過四級操作證書考核(函考),辦理電臺執照即可享受發射電波的樂趣。各種VHF/UHF電臺設備(對講機)在市場上很好找,不作任何改動或稍作改頻就能工作于業余波段。本地通信信號穩定、干擾小、不存在口音問題,較之短波通信相對容易,所以,VHF/UHF通信可以成為短波通信的準備。
今天小編整理了一些關于VHF/UHF通信基礎知識,簡單解釋一些電臺操作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方法希望能夠幫助到更多的剛入門的HAM:
PTT按鍵
英文是“Press To Talk”,原意是“壓下就講”,即發射鍵,平時處于接收狀態,壓下PTT就把電臺切換到發射狀態。
SQL
英文是“Squelch”,即靜噪。由于FM接收機在無信號時會發出令人討厭的“沙沙”聲,人們設計了一個信號檢測和控制電路,當無信號時,將音頻輸出關閉,當有信號時,再把音頻輸出打開,這就是靜噪功能。靜噪控制門限可以通過電位器調節,一般調節到剛能關閉噪音為好。另外機器上還會有MONI(監聽)鍵,按下它暫時關閉靜噪功能,可監聽接收頻率。
頻道與頻率
一般頻率合成數字顯示電臺有兩種頻率選擇模式,一種是VFO(頻率連續可調),另外一種是MR(頻道存儲)。這兩個模式是可以互相切換的,常用頻率可以被存儲到頻道中,通過切換頻道可快速選擇經常使用的頻率。 中繼臺:一種自動的信號接力設備,它會接收來自頻率f1的信號,同時把它轉發到頻率f2,通過轉發可以把信號放大,有效增大通信范圍,在直接通信困難的場合,中繼臺也有其明顯的用途。這里,f1被稱為上行頻率,f2被稱為下行頻率。平時,如果頻率f1沒有信號,中繼臺是不發射的,我們在f1把信號發過去,讓中繼臺進行轉發就叫“打開”或“觸發”中繼臺(這里,靜噪技術提供了開關控制)。為了避免噪音或其它電臺誤觸發中繼臺,有的中繼臺設置了CTCSS(連續音頻代碼靜噪系統),實際上等于給中繼臺另外上了把鎖,只有能發出正確的亞音頻頻率的電臺才能打開中繼臺。
電臺的中繼配套功能
要進行中繼操作,電臺就必須能收發異頻工作,把發射頻率設置為中繼的上行頻率,把接收頻率設置為中繼的下行頻率。設置收發異頻一般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先設置收發頻差,然后設置加還是減,比如2米波段,中繼臺上行145.47MHz,下行144.87MHz,我們先設置收發頻差0.6MHz,然后設置中繼工作方式為加,這樣,接收時顯示頻率為144.87MHz,當按下PTT后,顯示頻率為145.47MHz。另外一種可分別設置接收和發射頻率,并存儲在同一特定的頻道,這個方法的優點是沒有頻差的限制。
中繼操作:如果雙方想通過中繼臺進行通信,通信雙方必須分別要能與中繼臺直接通信,也就是說,雙方都應能打開中繼臺,并能接收到中繼臺的下行信號。我們可以用中繼臺回波檢測進行判斷。方法是,將電臺設置到中繼臺頻率,按下PTT,過數秒鐘后放開,聽是否有因延時而產生的“噗”一聲,如能,則說明你的信號將中繼臺打開,并且你能接收中繼臺的下行信號。 如果中繼操作過程中聽到對方的信號有斷續,應及時報告對方,對方應增大功率或者調整位置以改善效果。 由于中繼臺是多人共用的設備,通信要盡量簡短,不可長期占用。如雙方距離不遠,能夠直接通信,建議用同頻直接通信。如果正在中繼通信的某一方想試驗能否進行直接通信,應將自己的收發頻率切換到中繼臺的下行頻率,如對方能聽到你的信號,則說明可直接通信,然后再協商切換到另外頻率工作(否則雙方的信號可能被中繼臺下行信號“蓋臺”),如不能直接通信再切換回原來中繼臺工作頻率。
基地臺操作:基地臺選擇較大發射功率、接收抗干擾性能好的臺式機為好,天線最好選擇帶轉向器的高增益定向天線,天線要架設得有一定高度,天線饋線粗些短些為好,以便降低損耗。VHF/UHF頻率比較高,天線饋線的損耗較大,天線損耗對通信效果的影響可能非常顯著。 手持機連接架在窗口的J型天線是很簡單的配置,但是也能獲得比較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