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0 15:59:10
12683
對講機的亞音、倒頻、直頻到底是什么呢?很多人一臉的茫然,問到一些專業的銷售人員也是解釋不清,今天小編就和您捋一捋這些個內容:
1、啞音
啞音是用于在同一頻率上有多個電臺通訊時,防止與自己不相干的電臺干擾的一種方法。啞音有多種,最常用的亞音就是CTCSS(連續音頻編碼靜噪系統),Motorola稱為PL,是屬于模擬亞音,頻率從67.0Hz、69.3Hz、一直到250.3Hz,共39個亞音點(或50個點)。發射時把這個低頻的不可聽到的信號(因此叫亞音)連續的疊加到頻率上發射,對方只有接到這樣的同樣頻率才接收之,用于抗干擾,或者不聽不是給自己的信號。
亞音分發射亞音和接收亞音兩種。一般,為了能上中繼,都是使用發射亞音,這樣才能打開中繼。而中繼自己采用的就是“接收亞音”,沒有亞音的信號就被排斥了。中繼下來的信號有的不帶亞音但也有帶亞音的。
同樣,自己接收時,為了能排斥自己不需要聽的信號,也可以同樣加上接收亞音。這樣,兩臺對講機(或幾臺對講機)之間也可以使用約定的亞音,用于排除外來干擾信號。
盡管說是亞音,但事實上是可以聽到的,尤其是把亞音設置在高限(250Hz附近),或者接收機的低頻頻響比較好的時候。因此,我們設置亞音的時候,都盡量設置的低一些,以免不必要的干擾。
另外有一種亞音是DCS(DigitalCoded Squelch),屬于數字亞音,Motorola稱為DPL,有104個亞音點(DPL少一些),更先進,是在語音前和發射結束前利用數字編碼的形式發射。這種亞音只能同時發射和接收(即不能設置只發射而不接收的)。
誤區:發射亞音時,接收方只有設置到亞音接收才能接收。
事實上正相反。發射亞音時,接收方設置到“非亞音接收狀態”一定能接收,設置到“亞音接收狀態”時,必須亞音類型一致、同時亞音碼一致才能接收。
2、倒頻
所謂倒頻,就是在有中繼的時候一方不使用中繼,而是把中繼的使用的兩個收發頻率倒過來使用的一種通連方式。也稱為“反頻”。
倒頻通連具有信號直接(沒有通過中繼)、不改變對方使用中繼的方式,因此適合在對方不知不覺的情況下進行直接通連測試。
例如某中繼的上行頻率為434M,下行頻率(即守聽頻率)為439M,則我方采用倒頻后,就是收用434M、發用439M。這樣,我方直接收聽對方的上行頻率而不是從中繼下來的頻率,對方收到的是我方的直接頻率也不是從中繼下來的,因為我方根本就沒有打開中繼。
這樣做的好處是對方可以不改變任何設置,仍然使用中繼方式,同時可以試驗兩個頻率的直接通連情況。倒頻也經常用于檢查對方上行信號的強度與質量。
這種做法的弱點是只有一方的信號在中繼中出現,顯得比較怪異。但若監聽者距離倒頻使用者比較近,他可以同時收到直頻發射的。一般來講,若發現倒頻的通連非常順利,就可以改為直頻通連而把中繼讓出來。
有些對講機為了方便倒頻操作,設有快捷鍵,使得在中繼操作中可以很方便的使用倒頻。
3、直頻
直頻:就是兩個對講機用同一頻率通聯的清醒。許多火腿為了測試,在有中繼的時候不使用中繼,直接使用中繼的下行頻率即守聽頻率進行通連。
直頻通連具有信號好(沒有通過中繼)、影響范圍小、對中繼不干擾、同時不改變中繼守聽的特點,因此適合近距離的通連。
例如某中繼的上行頻率為434M,下行頻率(即守聽頻率)為439M,則直頻就是收發都用439M。一方采用直頻后,應建議對方也改成直頻,否則雙方盡管可以通連,但對方的信號是通過中繼下來的,仍然影響全局并聽起來只有一方說話比較奇怪。當雙方都使用直頻時,在通連的間隙仍然在監聽中繼信號。